记一次kubernetes获取internal Ip错误流程
偶尔也回首一下处理的棘手问题吧。问题的现象是,通过kubernetes get node输出的ip不是期望的ip地址。大概如下所示
1 | ip addr |
最终输出的不是预期的ip1地址,而是ip2地址。
按藤摸瓜,kubernetes把节点信息保存在/registry/minions/$node-name
中的InternalIp 字段。
InternalIp是如何确定的呢,这段代码位于pkg/kubelet/nodestatus/setters.go
中
1 | // 1) Use nodeIP if set (and not "0.0.0.0"/"::") |
我们的场景下没有手动设置nodeIp,如需设置通过kubelet命令行即可设置 –node-ip=localhost,最终通过如下的go函数获取ip地址
1 | addrs, _ = net.LookupIP(node.Name) |
对这行go函数进行strace追溯,最终调用了c函数,getaddrinfo函数。getaddrinfo底层是发起了netlink请求,开启netlink的抓包
1 | modprobe nlmon |
通过抓包我看到通过netlink报文请求返回的ip地址顺序都是合乎预期的,只能是getaddrinfo函数修改了返回的顺序
Google了一下发现是getaddrinfo支持了rfc3484导致了ip的重新排序,代码地址glibc/sysdeps/posix/getaddrinfo.c
RFC3484 总共有十个规则,比较关键的有
Rule9#
1 | Rule 9: Use longest matching prefix. |
举个例子,假如机器的ip地址是 172.18.45.2/24
,它会更青睐于172.18.45.6
而不是172.31.80.8
。这个RFC存在较大的争议,它与dns轮询策略不兼容,如:dns服务器轮询返回多个ip地址,客户端总是选择第一个ip连接。与这个策略存在很大的冲突。并且社区内也有投票试图停止对RFC3484 rule9的适配, 但是最终被拒绝了。
根据分析,认为是ip2的地址小于ip1的地址,最终glibc排序的时候把ip2放在了前面。最终我们给kubelet配置了eth0地址的–node-ip,解决了这个问题。